Post date: 2022/9/17下午 03:30
成長在民間信仰家庭.敬畏鬼神
彭廷皓成長的家庭供奉的是傳統的民間信仰,而廷皓自小的安全感不足,自他有意識的時候開始,就非常敬畏一切未知的鬼神。為了擁有好運氣,廷皓總是會在睡前一個人偷偷的摸黑到頂樓的神明廳去祈求,更隨身配帶著玉珮或護身符,更希望能因此消除面對黑暗的恐懼。
失去自我價值.變得叛逆
國中時期的廷皓,持續在生命的道路上尋尋覓覓,試圖找到真正的自我。然而,在接觸科學主義、進化論、無神論…等社會已建構好的假說之下,加上廷皓從小的信仰模式,皓廷對於人生的價值感到混亂且模糊,生命也毫無定向可言。漸漸地,這份混淆感讓皓廷感到失去自我,於是在課業和生活上展露無遺。
這個時期的廷皓變的不愛唸書只喜歡及時行樂,開始習慣依附在朋友之間追求罪中之樂,這種因無知而叛逆的性格,養成我忽略內裡良心譴責的『勇氣』,雖然父母和長輩的勸說與眼淚常讓廷皓動心,也常跟著難過掉淚,但廷皓就是無法自拔。廷皓說:『那時我毫無真正自由。』
放錯重心.愈虛榮愈無目標
廷皓上了高工後,離開了原本的生活圈,他選擇了把心思全放在課業上,開始有了一個世俗看待較『正常』的生活重心。廷皓得到了優秀的成績和理想的大學,讓自己和家人感到喜悅和驕傲,汲汲營營在只具表面的虛榮感中。然而,自己強烈感受到內在依舊是空空蕩蕩的,廷皓更想知道為何愈感虛榮愈感空虛無目標。
上帝的引領.喜樂滿心
對皓廷而言,叔叔是個特別而奇妙的存在。從小廷皓便知道叔叔在大學時,為了對信主的堅持,不惜與家人抗爭,最後失去了在生活上的供應。奇妙偉大的神,第一次造訪廷皓內心深處正是在他升大學的那年暑假。那時,內心感到空蕩蕩的廷皓,試圖在書中尋求人生問題的解答,正巧看到叔叔遺留在老家的一本書─「人生的智慧」(唐崇榮牧師 著)。這本書是叔叔送給姑姑的禮物,叔叔更在書上提筆寫著詩篇第一篇送給姑姑,沒想到卻成為上帝給廷皓的一份大禮,為廷皓帶來了滿滿的喜樂。
圖片/博客來網站友善轉載
因信主.而自由
「人生的智慧」一書中,作者用摩西所寫的詩篇第九十篇為綱領,解說人類的問題,讓皓廷對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開始有正確的認識,也開廷皓廷不斷的思考─確認─思考─確認的信仰初期階段。
廷皓在大學入學學生資料表的宗教信仰欄上直接填上了基督教。大一新生訓練時,團契的一位學姐到宿舍區帶著飲料來探望他,讓廷皓第一次對這信仰感到驚喜,更第一次體驗到聖經話語的真實,『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』。加入團契後,廷皓開始真正的信仰生活,也認罪悔改歸給主,並且開始學習服事主、信靠主。廷皓說:「雖然還是會軟弱跌倒,卻已不再深陷其中,因為上帝已經讓我得以自由。」